业务专栏 首页 - 业务专栏 - 经贸预警

【经贸摩擦预警】第290期丨美国、印度、法国

发布日期:2025-04-02

文档来源:贸法通

作者:

为了帮助我市外贸企业有效应对反倾销、反补贴、知识产权、技术性贸易壁垒等经贸摩擦,防范贸易投资风险,鄂尔多斯市贸促会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并依托贸法通、中国国际商会等机构及网站选编部分符合我市外贸企业的信息,不定期推出“经贸摩擦预警”信息,为全市外贸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保驾护航,为鄂尔多斯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对华经贸摩擦案件

1、美国财政部将14家中国实体及5名中国人加入特别指定国民清单

2025年3月28日,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发布公告,将多家外国人及实体加入特别指定国民(SDN)名单,其中包括14家中国实体及5名中国人。

2、印度对中国装饰纸作出反倾销期间复审终裁

2025年3月25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装饰纸(Decor Paper)作出反倾销期间复审肯定性终裁,建议取消生产商浙江夏王纸业有限公司的反倾销税;同时建议继续对以下其他生产商征收反倾销税:山东省博兴县欧华特种纸业有限公司和淄博欧木特种纸业有限公司均为110美元/吨,杭州华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297美元/吨,其他生产商为542美元/吨。本案涉及印度海关编码48059100和48022090项下的产品。印度海关编码4811项下的装饰纸不在本案征税范围内。措施自2021年12月27日起生效,有效期为5年。

3、法国通报中国出口割草机不合格

2025年3月28日,据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官网消息,因产品曲轴受到坚固物体压力时可能断裂,从而导致刀片刹车,导致使用者和旁观者受伤,不符合《机械指令》的要求。法国通报中国出口割草机不合格。警报编号:SR/01213/25。

4、波兰通报中国出口音乐玩具不合格

2025年3月28日,据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官网消息,因产品的小部件(固定钹的金属钉)易脱落,儿童有可能误食导致窒息,不符合《玩具安全指令》和欧洲标准EN 71-1的要求。波兰通报中国出口音乐玩具不合格。警报编号:SR/01221/25。

5、北爱尔兰通报中国出口毛绒玩具不合格

2025年3月28日,据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官网消息,因产品的小部件(玩偶眼睛和钥匙链)易脱落,儿童有可能误食导致窒息,不符合《玩具安全指令》的要求。北爱尔兰通报中国出口毛绒玩具不合格。警报编号:SR/01222/25。

6、德国通报中国出口沙拉钳不合格

2025年3月28日,据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官网消息,因产品检测出初级芳香胺迁移量超标,德国通报中国出口的沙拉钳不合格。警报编号2025.2337。

7、奥地利通报中国出口梨不合格

2025年3月26日,据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官网消息,因产品检测出未经授权的农药含量超标,奥地利通报中国出口的梨不合格。警报编号2025.2232。

(以上信息来自国外官网、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等网站)

二、境外安全风险预警

1、缅甸强震在该国已致1644人遇难,13名中国公民受伤

2025年3月29日,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通报称,强烈地震在该国已造成1644人遇难,3408人受伤,139人失踪。《缅甸星光报》报道称,29日,缅甸领导人敏昂莱一行视察该国曼德勒省受灾地区,并前往医院探望灾民。报道称,目前搜救工作仍在进行。敏昂莱听取当地损失情况报告后,敦促相关部门加快搜救被困人员,强调要确保伤员得到所需治疗,妥善安葬遇难者。中国驻缅甸大使馆30日确认,13名中国公民在缅甸强震中受伤。大使馆当天还确认,30日凌晨4点56分,中国云南救援队与缅方共同在内比都Ottara Thiri医院救出被埋近40小时的一名老人,并已送医治疗。中国驻缅甸大使馆消息称,应缅甸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决定向缅甸提供1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派出两支救援队,提供帐篷、毛毯、急救包、食品、饮用水等灾区急需物资。

2、加蓬开始总统选举竞选活动

2025年3月29日,加蓬开始总统选举竞选,活动将持续至4月11日。4月12日,加蓬将进行总统选举。在竞选活动开幕式上,加蓬过渡总统恩圭马向其支持者发表讲话,介绍他对国家发展的规划。他表示,加蓬必须通过突出国家特色来恢复昔日的辉煌。加蓬此次总统选举共有包括恩圭马在的8名候选人。根据2024年11月通过的新宪法,加蓬将实行总统制,不再设总理一职,总统任期为7年。2023年8月30日凌晨,加蓬选举中心宣布,总统邦戈在8月26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获得连任。随后,部分军方人员以“机构过渡和恢复委员会”的名义宣布取消选举结果,称已经夺取政权,国家机关解散。加蓬共和国卫队指挥官恩圭马随后被任命为“机构过渡和恢复委员会”主席及加蓬过渡领导人。

3、美国华盛顿州发生枪击事件,致2死4伤

2025年3月29日,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市一场聚会上发生枪击事件,造成2人死亡、4人受伤。警方称,受害者年龄在16至21岁之间。据皮尔斯县警长办公室通报,29日凌晨,警方接到报警后赶往这场大型聚会,并目睹30至40名青少年尖叫着从现场逃离。警方称,枪击事件还造成附近房屋和车辆受损。目前,调查人员仍在现场进行取证。

4、埃及一观光潜艇在红海沉没,致6人死亡

2025年3月27日,一艘观光潜艇在埃及红海海滨旅游城市胡尔加达附近海域沉没,造成至少6名游客死亡,另有39名游客获救。据半岛电视台报道,埃及红海省政府发表声明称,该潜艇名为“辛巴达”,事发时载有50人,其中45人为游客。游客来自不同国家,包括俄罗斯、印度、挪威和瑞典。另外5人为埃及船员。事故造成6名俄罗斯游客死亡,其余人员均获救,没有人员失踪。路透社称,潜艇的所有者和艇长均为埃及人,且拥有相关执照。当地政府正在对船员进行调查,以确定事故原因。美联社援引俄罗斯驻胡尔加达总领事馆方面的消息称,39名获救游客中有29人受伤,伤者已送医救治。

(以上四条信息来源: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海外安保信息技术(北京安库)经贸摩擦预警点)

三、全球经贸动态

1、加拿大今年1月GDP微增,初估2月经济基本持平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加拿大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国今年1月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4%,较上月微增0.1个百分点。商品生产和服务生产行业在1月份均出现增长。统计覆盖的20个大行业中有13个获得增长。商品生产行业1月份环比增长1.1%,实现2021年10月以来最大增幅,对总体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其主因是所有工业部门总体上在1月都实现了增长。在商品生产行业中,采矿、采石、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环比增长1.8%。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子行业环比增长2.6%;油砂开采业环比增幅达3.6%。在连续两个月出现下滑后,制造业1月份环比上涨0.8%。当中的耐用品制造业实现了2%的环比增长。初级金属制造业以4.8%的环比增幅创下2020年8月以来的最高增长率。运输设备制造子行业环比增长2.2%,其中的领跑者是环比增幅达4.5%的汽车制造业。零售贸易扭转了去年12月的增长态势,成为加拿大1月份经济的最大拖累因素,环比收缩0.9%。其中,汽车及零部件经销环比下跌3.2%,是4个月以来的首次下滑;食品和饮料店销售环比下降2.6%;体育用品、爱好、书籍和音乐销售环比跌幅达9.6%。批发贸易在连续2个月下滑之后出现反弹,1月份环比增长0.7%。汽车和零部件批发分销领域环比增长4.5%,达到2020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加统计局的初步估算显示,今年2月份各行业实际GDP环比基本持平。制造业、金融和保险业的增长被房地产和租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以及零售业的下降所抵消。具体数据计划在4月底发布。

2、国际机构敲响美国经济警钟

据新华社报道,近日,受美国新一届政府推出的关税等政策影响,多家国际机构给美国经济敲“警钟”,认为美国面临债务攀升、通胀加剧和增长放缓等更大挑战。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公司25日发布研究报告说,随着财政赤字扩大和负债能力下降,美国财政实力可能多年持续下滑。报告说,自穆迪于2023年11月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展望以来,美国财政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即使在乐观预测情形下,美国负债能力依然显著弱于其他Aaa或高主权信用评级国家。穆迪预计,美国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将从今年的接近100%升高到2035年的130%左右。衡量负债能力的利息支出占财政收入比预计将从2021年的9%升至2035年的约30%。穆迪表示,对他国持续征收高关税的潜在负面影响、缺乏资金支持的国内减税等风险,已经让美国经济韧性减弱,美元和美国国债在应对财政赤字扩大和负债能力下降方面提供的经济缓冲优势也随之下降。报告说,美国大规模削减支出很可能难以落实。虽然关税可能暂时带来一些收入,但随着时间延续,持续高关税很可能阻碍经济增长,进而抵消收入增量。美国政府在贸易、移民、税收、联邦政府支出和监管方面的政策举措可能造成严重的长期后果。美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网站日前刊文认为,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加征关税无法成为赢家。受此影响,美国实际GDP可能在12个月内下降约0.6%,这反映在美国家庭购买力下降、投资不确定性上升以及美国出口商遭受打击。评级机构惠誉网站18日刊文说,美国新一届政府已开启一场全球贸易战,这将降低美国和世界的经济增速,推高美国通胀并延迟美联储降息。该报告把今年美国经济增速从去年12月份预测的2.1%下调至1.7%,2026年美国经济增速则从1.7%下调至1.5%。

3、东京都23区3月核心CPI同比上涨2.4%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日本总务省近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东京都23区去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9.1,同比上涨2.4%。数据显示,本次涨幅为连续5个月超过2%。食品价格上涨是3月份东京都23区核心CPI上涨的主要推动力。3月,东京都23区去除生鲜食品以外的食品价格同比涨幅达5.6%,生鲜食品总体价格同比上涨12.9%,拉动作用最大的统计类别包括谷物、生鲜蔬菜、在外就餐、点心、肉类等。其中,去年夏季开始出现的“大米荒”持续发酵,米类同比上涨89.6%;日本民众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卷心菜价格同比上涨91.2%。此外,寿司价格同比上涨8.7%;巧克力价格同比上涨26.0%;猪肉价格同比上涨7.9%;碳酸饮料价格同比上涨13.1%。数据显示,东京都23区3月电费同比上涨8.5%,城市燃气费同比上涨2.0%,推动能源价格同比上涨6.1%。东京都23区CPI数据是日本全国CPI的先行指标,3月份的日本全国CPI将于4月18日公布。

4、巴西央行下调该国2025年经济增长和通胀预期

据央视新闻报道,巴西央行近日在其季度发布的《货币政策报告》中表示,2025年巴西经济预计增长1.9%,比起去年12月季度报告中2.1%的增长预期有所下降。报告还表示,2025年前三季度,巴西年度累计通胀率预计处于5.5%至5.6%的区间,到年底时预计降至5.1%,但高于该国预计年度通胀率所能容忍的幅度上限。巴西国家货币委员会将2024年至2026年的通胀管理目标均设定为3%,允许上下浮动1.5个百分点。近期,巴西央行已经多次发布报告,预计本国2025年经济增长放缓。本月24日,巴西央行依据针对本国金融机构调查情况发布的《焦点报告》显示,2025年巴西经济预计增长1.98%,比起此前的1.99%进一步下降,2025年的通胀预期则由此前的5.66%下调至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