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摩擦预警】第315期丨欧盟、印度、巴西
发布日期:2025-08-20
文档来源:贸法通
作者:网络
一、对华经贸摩擦案件
1、欧盟对中国熔融氧化铝作出反倾销初裁
2025年7月18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熔融氧化铝(Fused Alumina)作出反倾销肯定性初裁,初步裁定重庆市赛特刚玉有限公司临时反倾销税为125.2%、洛阳润宝研磨材料有限公司临时反倾销税为111.9%、其他合作企业临时反倾销税为118.8%、其他企业临时反倾销税为136.3%。涉案产品的欧盟CN(Combined Nomenclature)编码为ex2818 1011、2818 1019、ex 2818 1091和2818 1099(TARIC编码为2818 109120和2818 109190)。利益相关方应于公告发布次日起5个自然日内提交听证会申请、15个自然日内提交案件评述意见。2024年11月21日,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熔融氧化铝发起反倾销调查。
2、印度继续对中国苯胺征收反倾销税
2025年7月18日,印度财政部税收局发布第25/2025-Customs(ADD)号通报称,接受印度商工部于2025年4月22日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苯胺(Aniline)作出的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肯定性终裁建议,决定继续对中国的涉案产品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具体如下:涉案生产商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36.90美元/吨,其他中国生产商为121.79美元/吨。本案涉及印度海关编码292141项下的产品。措施自本通报发布于官方公报之日起生效。2024年9月24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称,应印度国内企业Gujarat Narmada Valley Fertilizers & Chemicals Limited提交的申请,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苯胺发起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2025年4月22日,印度商工部对该案作出肯定性终裁。
3、巴西对中国聚酯纤维纱线作出反倾销初裁
2025年7月21日,巴西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外贸秘书处发布2025年第58号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聚酯纤维纱线作出反倾销肯定性初裁,但不建议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继续进行调查,并将本案作出终裁时限延长至自立案起18个月内。本案涉及南共市税号5402.33.10、5402.33.20和5402.33.90项下的产品。2024年12月27日,巴西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外贸秘书处发布2024年第79号公告,应巴西国内行业协会Associação Brasileira de Produtores de Fibras Artificiais e Sintéticas (ABRAFAS)于2024年7月31日提交的申请,对原产于中国的聚酯纤维纱线发起反倾销调查。
4、巴西对中国聚醚多元醇启动公共利益评估程序
2025年7月18日,巴西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外贸秘书处发布2025年第56号公告称,对原产于中国和美国的分子量在300至4500克/摩尔之间且纯度不低于90%的聚醚多元醇(包括浓度不低于90%的聚醚多元醇混合物)反倾销措施启动公共利益评估程序。涉案产品的南共市税号为3907.29.39。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公共利益评估的举证阶段将在启动评估起20日内结束,最终意见陈述需在举证阶段结束10日内提交。各利害关系方需通过SEI系统参与评估程序。
5、菲律宾暂停对高密度聚乙烯颗粒保障措施
2025年7月18日,WTO保障措施委员会发布菲律宾代表团向其提交的保障措施通报。菲律宾暂停实施对进口高密度聚乙烯颗粒(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pellets and granules, HDPE)的现行保障措施。涉案产品的东盟税号(AHTN 2017)为3901.20.00。2020年9月4日,应菲律宾国内企业JG Summit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提交的申请,菲律宾对进口高密度聚乙烯颗粒启动保障措施调查。2021年9月17日,菲律宾贸工部对该案作出肯定性初裁。2022年10月18日,WTO保障措施委员会发布菲律宾代表团于2022年10月12日向其提交的保障措施通报。菲律宾贸工部对高密度聚乙烯颗粒作出保障措施终裁,决定对涉案产品征收3年的保障措施税,具体如下:第一年为1338菲律宾比索/公吨,第二年为1271菲律宾比索/公吨,第三年为1208菲律宾比索/公吨。
6、土耳其发布中国家用电动厨房器具用刀反倾销措施即将到期公告
2025年7月16日,土耳其贸易部发布第2025/15号公告称,原产于中国的电动厨房器具用刀的反倾销措施将于2026年3月24日到期,利益相关方应不晚于到期之日前3个月提交日落复审调查申请及证据材料。涉案产品的土耳其税号为8208.30.00.00.00。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2009年1月15日,土耳其对原产于中国的家用电动厨房器具用刀启动反倾销调查。2009年6月18日,土耳其正式对中国涉案产品征收20.85美元/千克反倾销税。此后,土耳其先后进行了两次日落复审,分别于2015年5月23日和2021年3月24日,作出肯定性裁决并延长了征税期限。
7、土耳其发布对中国门锁反倾销措施即将到期公告
2025年7月16日,土耳其贸易部发布第2025/15号公告称,原产于中国的圆柱门锁、冷藏装置门锁及门锁配件(不包括机电锁、电磁锁和全电子锁)的反倾销措施将于2026年3月27日到期,利益相关方应不晚于到期之日前3个月提交日落复审调查申请及证据材料。涉案产品的土耳其税号为8301.40.11.00.00、8301.40.19.00.11、8301.40.19.00.19、8301.60.00.00.11、8301.60.00.00.19。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2003年4月11日,土耳其对原产于中国的门锁启动反倾销调查。2003年7月31日,土耳其对该案作出肯定性终裁,开始对中国门锁征收反倾销税。此后,土耳其先后进行了三次日落复审,分别于2009年7月30日、2015年7月16日、2021年3月27日作出肯定性裁决并延长了征税期限。
二、境外安全风险预警
1、胡赛武装称用无人机袭击以色列机场等多处目标
2025年7月21日, 据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AA)报道,也门胡塞武装当日发表声明称,其对以色列机场等5处目标发动了无人机袭击。据报道,以色列陆军电台称,一架无人机被以色列空军击落。无人机尚未触发空袭警报。报道援引以色列媒体消息称,以军初步评估表明该无人机是从也门发射的。报道还称,也门胡塞武装证实了对包括位于特拉维夫的本·古里安机场在内的五处以色列目标发动了无人机袭击。胡塞武装军方发言人叶海亚·萨里表示,还针对埃拉特港、拉蒙机场和阿什杜德的目标进行袭击,均成功击中目标。
2、最高温突破50摄氏度,伊朗经历今年最热一周
2025年7月20日,据伊朗媒体报道,伊朗刚经历今年最热一周,持续高温之下,民众面临缺水危机。近日多名官员为此敦促民众节约用水,并表示已采取多项措施保障供水。按伊朗气象局19日的说法,伊朗正经历今年最热一周,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突破了50摄氏度。气象部门数据显示,伊朗首都德黑兰20日气温高达40摄氏度。伊朗政府发言人法蒂玛·穆哈杰拉尼20日经由社交媒体宣布,考虑到高温天气持续,“节水、节电十分有必要”,德黑兰省定于23日放假一天。据多家媒体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伊朗近年来频繁遭遇极端高温天气,地下水资源过度开发,再加上管理不善等问题,全国多地面临缺水危机,其中南部省份缺水尤其严重。最近数日,伊朗多个部门及官员敦促民众节约用水,以应对高温干旱。德黑兰省负责供水的机构在一份声明中说,由于近年来雨水不足,为该省供水的多座水库“目前水位降至100年来最低水平”。该机构呼吁民众“至少节水20%”,以缓解供水紧张。
3、孟加拉军机在学校坠毁,造成数十人伤亡
2025年7月21日,据外媒报道,孟加拉国空军一架飞机当日在该国一所学校坠毁,已造成数十人伤亡。报道称,社交媒体视频显示,现场一片燃烧的残骸。飞机坠毁在学校大门附近,学校方面发言人表示:“飞机坠毁时,学校正在上课。伤者正在被救出。”据当地媒体报道,有医生称,当地医院急诊室已接收了30名患者。医生表示,“伤者人数还在不断上升,大部分都是学生,而且伤势都很危急。”
4、台风“韦帕”致菲律宾超126万人受灾,多地发布最高级别暴雨预警
2025年7月22日,菲律宾国家减灾管理委员会(减灾委)发布消息称,截至7月22日上午6时,受今 年第6号台风“韦帕”、西南季风和新生成低压区等综合天气系统的影响,菲律宾已经有6人死亡、6人失踪,受灾人口超过126万。菲律宾国家气象局22日上午8时对包括首都大马尼拉地区在内的多地发布最高级别暴雨红色预警。菲律宾总统府宣布包括首都在内的多个城市当日停工停课,以减轻降雨和洪水可能带来的影响。
(以上四条信息来源: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海外安保信息技术(北京安库)经贸摩擦预警点)
三、全球经贸动态
1、石破茂表示日本将继续推进对美贸易谈判
据新华网报道,日本首相石破茂近日表示,日本将继续推进与美方的贸易谈判,最大程度保护日本国家利益。石破茂当天在东京自民党总部举行的记者会上说,负责日美贸易谈判的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当天上午已动身访美,这是其第八次赴美展开贸易谈判。石破茂表示,希望通过谈判达成对日美双方都有利的协议,他愿意尽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谈。石破茂还说,日本政府将在全国范围内设置约1000个特别咨询窗口,听取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反映的问题和困难,并尽可能提供具体帮扶,重点协助企业解决资金周转难题。在20日举行的日本第27届参议院选举中,由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丧失参议院过半数议席。石破茂21日表示,他将继续担任首相,推进其内外政策。
2、韩国加码财政刺激与结构改革,力争年经济增长3%
据驻釜山总领事馆经贸之窗报道,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与结构性增长瓶颈,李在明政府近日宣布规模高达3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674.5亿元)的追加更正预算方案,旨在通过财政刺激与结构性改革重塑韩国经济增长动能。政府指出,技术竞争力下滑与产业升级乏力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新预算案将重点加大科技创新领域投入,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增长点,以期扭转经济疲软态势,避免陷入长期低增长周期。韩国政府正着力构建系统性政策框架,将跌至1%区间的潜在经济增长率提升至总统提出的3%国政目标。据悉,由国政企划委员、企划财政部、韩国银行等核心经济部门联合组建的专项工作组已投入运作,聚焦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创新、生产率提升和深层次结构性改革三大战略方向,甄选关键政策课题。近期,OECD、韩国开发研究院、央行等机构均下调韩国潜在增长率预期,预计今年将跌破2%,2030年前逼近零增长。政府计划将“人工智能+X战略”作为提升潜在增长率的核心支柱,推动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提高生产效率。
3、南方共同市场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宣布达成自贸协定
据驻智利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消息,智利《DFSUD》网站(隶属于智利金融日报集团)近日报道,南共市(Mercosur)与由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四个非欧盟国组成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宣布达成自贸协定。协定将打造一个涵盖3亿人口、经济总量达4.3万亿美元的自贸区。双方谈判自2017年启动,目前尽管已达成初步协议,但其生效仍需相关国家内部批准。路透社周二援引巴西政府消息称,谈判已结束,并指出与南共市-欧盟协定不同,EFTA国家预计不会对该协议提出反对。2024年12月,南共市与欧盟就自贸协定达成一致,目前尚待欧盟成员国批准。协定遭到法国等国反对,因协定或使欧洲农民面临较南美同行更严格的法规,损害欧洲农民利益。
4、刚果政府宣布将对除食品外的所有进口产品征收2%关税
据驻刚果民主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报道,近日,在特别媒体吹风会上,刚果公共卫生、健康和社会保障部长康巴·罗杰宣布,政府将对来自农业食品外所有进口产品征收2%专项税,以便持续支持全民健康覆盖计划。他表示,全民健康覆盖计划是国家元首推动的一项重大改革,旨在让所有刚果公民都能享有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由于国家目前正面临外来侵略战争,财政部须优先保障战争支出,所以全民健康覆盖计划的资金来源并不稳定。因此,政府决定对所有进口产品(不含农业和食品类)征税,税率为2%。此税款将直接汇入健康促进基金,用于购买药品和医疗设备,支持医院修复工作。相关法令将由总理在本周内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