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荷兰学者两位国际新能源学者鄂尔多斯行,共探氢能产业新未来
发布日期:2025-06-25
文档来源:国盛利华公司
作者:
2025年6月18日,两位国际新能源领域的杰出学者,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Vitaly Gitis教授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Rothenberg Gadi教授到访鄂尔多斯市参观考察氢能产业。Vitaly Gitis教授在高盐水、矿井水处理及膜材料领域具有显著的研究成果,Rothenberg Gadi教授在制氢电极及钴铝基析氢催化剂领域拥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成果。本次访问系清华大学史翊翔教授3月份赴荷兰学术交流和鄂尔多斯市贸促会5月份牵头组织鄂尔多斯氢能企业展团参加荷兰世界氢能峰会后的回访活动。鄂尔多斯高新区科技与人才局尚秀珍局长接待并组织座谈交流。
两位教授第一站来到国盛利华公司就高温水电解水制氢技术和AEM阴离子交换膜制氢技术产业化进展进行深深入的交流。两位教授对国盛利华在高温水电解制氢技术方面取得的进展高度赞扬。他们认为,国盛利华公司不仅在技术创新上展现了强大的实力,而且在推动氢能产业的实际应用和商业化方面也做出了显著的贡献。Vitaly Gitis教授特别指出,国盛利华开发的高温水电解制氢技术,通过提升电解槽的工作温度,有效利用了热力学及动力学优势,显著降低了电解过程中的电耗,提高了制氢效率,并通过高温制氢技术中高温换热水纯化系统来替代传统制氢用两级RO膜法水处理工艺带来的处理经济性和水资源利用率提升高度赞扬,该工艺适合以色列等缺水国家绿电制氢场景。这一技术的应用对于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othenberg Gadi教授则对国盛利华公司在电解槽设计、催化剂开发以及系统集成方面的创新给予了肯定。他提到,国盛利华公司在高温水电解制氢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上,不仅提升了制氢效率,还通过优化系统设计,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对于氢能产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下一站两位教授到访河南理工大学孵化企业鄂尔多斯市氢颐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固态储氢技术并试驾固态储氢燃料电池城市观光车和“氢疙瘩”氢共享单车。Vitaly Gitis教授和Rothenberg Gadi教授对氢颐科技在固态储氢技术领域的研发和应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对固态储氢技术在循环次数、安全性、储氢密度等方面的优势表示认可,荷兰作为世界公认的自行车王国,对氢颐科技的城市短距离氢能出行方案未来在欧洲市场的应用做出乐观评估。此次调研活动不仅加深了氢颐科技与国际学术界的联系,也为氢颐科技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氢颐科技期待与两位教授在固态储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上开展更广泛的合作,共同推动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第三站到访鄂尔多斯高新区科技人才局组织学术交流座谈会,高新区科技人才局尚秀珍局长出席会议。会上尚局长欢迎二位教授来华到鄂合作,对全市和鄂尔多斯高新区在风、光、氢、储、车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阐述了全市科技、人才、金融产业政策。Vitaly Gitis教授和Rothenberg Gadi教授对鄂尔多斯的科技人才政策高度认可,分别就其研究领域进行学术报告,分享了在钴铝基析氢催化剂、浓盐水处理技术以及膜材料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积极寻求鄂尔多斯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国盛利华公司、氢颐科技公司、蒙富氢能公司等本地氢能企业代表出席了座谈会,对两位教授的学术成果表示了高度认可,并表示将在绿氢领域和制氢前端的水处理环节与两位教授开展科研及产业化合作,以期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下午两位教授来到内蒙古清能通胜新能源有限公司参观燃料电池生产线,了解生产工艺流程及燃料电池性能指标。他们对清能通胜公司在车用大功率燃料电池研发和生产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表示了高度认可并表示后续将愿与清能通胜公司在燃料电池催化剂、膜电极领域展开合作。他们认为,通过国际合作,可以进一步加速燃料电池技术的创新和低成本产业化进程,共同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
调研行程最后一站,参观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了解研究院在绿氢制取、储运、绿氢化工、钙钛矿光伏电池、新型锂离子电池和绿氢、电池检验检测平台等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两位教授对研究院在新能源领域的科研成果和产业布局给予了高度认可和赞许,高度赞扬市政府在新能源科技创新领域的前瞻性布局,在政府综合性的科技人才金融政策支持下吸引了众多青年科学家留鄂研究创业,并表示愿意未来在科研和人才方面深入开展合作。两位教授对鄂尔多斯市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所做的努力表示认可。他们认为,鄂尔多斯市的科技人才政策有效地促进了科研人才的聚集和创新活力的激发,为地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智力、资金支持,在本世纪全球能源产业结构重塑浪潮中寻找先机,前瞻部署,为资源依赖型城市产业转型探索新模式,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加深了鄂尔多斯市氢能产业与国际新能源学术界的联系,也为鄂尔多斯市氢能产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期待与两位教授在新能源等相关领域的科研及产业化展开合作,共同探索新能源技术的无限可能,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 上一篇:无
- 下一篇:2025年全区贸促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