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产业、解民忧、办实事,市贸促会驻村工作队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包联驻村工作
发布日期:2018-10-24
文档来源:
作者: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鄂尔多斯市贸促会包联驻村工作队自2018年3月5日驻村以来,与旗级包联单位鄂托克旗税务局形成帮扶合力,坚持用心谋产业、用情解民忧、用力办实事,在帮扶村鄂托克旗木凯淖尔镇达楞图如村全力做好包联驻村各项工作。
一、用心谋产业
发展产业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根本举措,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核心办法,为巩固贫困户脱贫成效,建立产业项目带动贫困人口和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市贸促会驻村工作队与达楞图如村“两委”始终将发展产业作为首要工作来抓,着力在产业扶贫方面下功夫,围绕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帮助木凯淖尔镇建设红色电商扶贫项目木凯淖尔农牧电商服务中心,成功实施了“脱贫鸡散养”、“致富羊托养”项目,成立了鄂托克旗富浩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筹备建设集体经济项目“达楞图如村碱厂”,实现了产业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取得了显著成效。
1.科学谋划,帮助木凯淖尔镇建设红色电商扶贫项目木凯淖尔农牧电商服务中心
为认真履行市直部门包扶苏木镇的工作职责,做好苏木镇开展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好帮手”,构建木凯淖尔绿色生态土鸡和其它农副产品从生产养殖到线下、线上销售的完整产业链,由市贸促会牵头,联合市商务局、市运管局,帮助木凯淖尔镇建设了红色电商扶贫项目“木凯淖尔农牧电商服务中心”。
木凯淖尔农牧电商服务中心是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在全市率先创新发展模式,将党建和电商有效结合打造的红色扶贫产业项目,是木凯淖尔镇构建的绿色生态土鸡养殖和其它农副产品完整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
项目位于沙井原木凯淖尔镇政府办公楼,设有“党建+电商”服务中心、红色电商展厅、智慧乡村(为村)、党员邮局(农牧区物流配送)、网货超市、办公服务区6个功能区。
项目将通过基层党建带动引导农牧区电商产业快速发展,实现农副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极大拓宽木凯淖尔土鸡及其它农副产品的线上销售渠道,切实解决农副产品卖难问题,带动全镇土鸡及其他农副产品销售的同时为农牧民提供更加便捷的线上购物服务,对促进农牧民稳定增收起到积极作用,让广大农牧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
2.因地制宜,推行“脱贫鸡散养”项目
根据鄂托克旗产业发展整体布局和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市贸促会驻村工作队、鄂托克旗税务局与达楞图如村“两委”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实施了“脱贫鸡散养”项目,制定了《达楞图如村“合作组织+党支部+企业+党支部+贫困户+农牧户”土鸡散养扶持鼓励办法》。土鸡散养投资成本低、养殖周期短、增收见效快,是适合达楞图如村实际的产业项目,得到了农牧民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全村近40户农牧户实施了土鸡散养,超过80%的贫困户参与了项目,养殖土鸡总数近8000只。达楞图如村“脱贫鸡散养”产业项目实施中力争做到了“七个精准”,即:因地制宜,立足优势精准制定产业项目;因户施策,购鸡环节确定精准补贴规定;精心指导,养殖环节制定精准指导办法;加强服务,防疫环节采取精准防控措施;持续激励,验收环节完善精准奖励制度;创新方式,销售环节强化精准帮扶举措;设立基金,经费方面建立精准保障机制。
3.统筹兼顾,实施“致富羊托养”项目
按照“党支部+村集体+贫困户”的模式,市贸促会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实施了“致富羊托养”项目。筹资为村集体一次性购置母羊100只,村集体与贫困户签署委托养殖协议,将一定数量母羊委托贫困户进行养殖,托养户按年分批向村集体返还母羊,其余收益归托养户所有,激发贫困户增收致富积极性、主动性和内生动力,营造劳动致富的良好氛围,以“滚雪球”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的同时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4.精心布局,成立鄂托克旗富浩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市贸促会驻村工作队帮助达楞图如村部分养殖户成立了鄂托克旗富浩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注册资本300万元,现有合作社成员5户,种养殖基地3个,主要经营饲草料、谷物种植,肉牛、山羊、土鸡养殖,农业机械服务以及肉食品加工销售等。
富浩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完全抛开了传统合作社的运营模式,综合考虑了合作社经营中产销等各环节的实际情况,创造了兼顾产、供、销、技术支撑、后续保障、风险控制、利益分配等各方因素的全新合作社经营形式。
合作社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多种方式逐步建立起了带动当地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富浩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将通过科学运营,规范管理,让成员享受到先进技术、先进理念、先进模式、先进管理所带来的好处,共同受益。
5.创新模式,按照股份制经营形式建设集体经济项目“达楞图如村碱厂”
利用达楞突如村集体一块1000亩的碱湖资源,建设集体经济项目“达楞图如村碱厂”,生产母液苏打。通过村集体、贫困户、农牧户三方入股的经营模式,建立集体经济项目与村集体、贫困户、农牧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母液苏打5000吨,预计实现年纯利润30万元左右。目前,项目已进行到入股筹资阶段。
二、用情解民忧
1.认真落实包联驻村入户制度。及时帮助贫困人口和农牧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全年入户走访常住户2次以上,对贫困户、特殊困难家庭、有矛盾纠纷户每月至少走访1次,建立了入户走访台账,对每一户家基本情况,存在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详细登记,及时收集掌握村情民情资料,为包联驻村各项工作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2.开展健康扶贫行动。为深入推进健康扶贫行动,有效解决贫困户和农牧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向贫困人口和农牧民群众宣传精准健康扶贫具体政策措施,2018年4月27日至28日,市贸促会联合市蒙医医院、市商务局、市运管局包联驻村工作队开展了“助力脱贫攻坚战 健康扶贫在行动”医疗服务走进木凯淖尔活动。此次活动包括免费体检、义诊、健康知识讲座和村医培训四项内容,主要面向木凯淖尔镇贫困人口、老年人和常住农牧民,针对各嘎查村乡村医生和木凯淖尔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进行了医疗业务培训。期间参加体检近200人,接受义诊100多人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2场,举办医疗业务培训1场。
三、用力办实事
1.协调解决农牧民用水用电问题。市贸促会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电力、水利等部门,及时帮助达楞图如村无电返村户、用电用水困难户解决水电问题,用实际行动帮助农牧民办实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2.指导抓好党建工作。市贸促会驻村工作队认真做好指导达楞图如村党建工作,指导达楞图如村圆满完成了“两委”换届工作,组织市贸促会党支部、鄂旗国税局党支部、达楞图如村党支部联合开展了“庆祝建党97周年主题党日活动”。
3.乡村文化活动。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农牧民喜闻乐见的乡村文化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丰富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团结动员全村农牧民为建设生态宜居、幸福和谐的达楞图如奉献力量,促进驻村工作队与农牧民在共同工作学习和生产生活中加深友谊、增进感情。
4.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市贸促会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到达楞图如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共植树近1000株,用实际行动为建设美丽乡村、生态乡村贡献力量。
图、文:袁雪峰